无障碍阅读 适老模式 网站支持IPv6
导航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部门乡镇 > 乡镇 > 浸潭镇 > 规章文件 > 政策文件

浸府办〔2016〕40号 浸潭镇关于集中开展城市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

时间: 2016-10-14 17:00   来源:清新区浸潭镇   发布机构:   点击:-

浸府办〔201640

浸潭镇关于集中开展城市风险点危险源

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

 

镇各部门、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吸取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受纳场“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的惨痛教训,切实加强城市运行安全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省集中开展城市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粤办函〔2016〕406号)精神,我镇决定自2016年9月至12月在全镇集中开展城市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安全生产和城市运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国家关于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坚持把遏制重特大事故作为安全生产总体工作的“牛鼻子”来抓,坚持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坚持超前辨识预判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安全风险,坚持综合施策管控安全风险,切实解决“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到”的问题,有效提升全镇城市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减少各类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二)工作目标。全面制订完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责任主体、规范、标准和指南,明确各类风险点、危险源风险辨识的牵头部门、工作原则、操作程序、分析方法、记录形式等要求,解决“认不清”的问题;对各类风险点、危险源进行深入排查、科学评估,全面查清风险点、危险源的分布情况,探索建立统一的安全风险点、危险源数据库和决策分析系统,解决“想不到”的问题;通过科学评估、动态管理、分级监管,及时发现风险点、危险源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通过制度、技术、管理等措施对其关键环节进行风险管控,降低风险,解决“管不到”的问题。通过深入开展风险点、危险源整治,由点及面,全面降低安全风险。

  二、排查整治对象

  本次专项行动排查整治的对象是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其他不良社会影响的单位、场所、部位、设备设施和活动等,包括:

  (一)各类生产经营单位。

  (二)城乡综合体、客运车站、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寺庙、医院、养老院、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公共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

  (三)建筑工程、交通设施、桥梁、地下空间等大型建设项目。

  (四)事故易发多发路段、渣土(建筑垃圾)受纳场、危房、烂尾楼、人防工程等重点部位。

  (五)电力设施、隧道桥梁(含高架桥)、燃气、管线管廊、电网、通信、建筑用升降机、电梯及游乐设施、燃气煤气瓶、玻璃幕墙、户外广告牌、城市旧挡土墙等重点设备设施;渔业船舶、客运班车、旅游包车、重型货车和汽车、建设施工单位散装物料车、校车、教练车等重点交通运输设备设施。

  (六)易受台风、暴雨影响而引发事故的设备设施和重点地质灾害点,以及城市低洼区、地下立交通道等内涝黑点等。

  ()其他可能存在安全风险隐患的风险点、危险源。

  三、责任分工

   镇有关职能部门、单位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本单位工作职责,全面梳理本行业领域工作重点、薄弱环节,牵头开展本行业领域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明确工作规范和标准,推动全面普查、辨识、评估和管控风险,整治隐患。突出以下重点:镇经济办牵头组织拍卖、典当、租赁、汽车流通和旧货流通业等风险点、危险源的排查整治;镇中心学校、人社所分别牵头组织各类学校、教育系统其他企事业单位、校办企业和校车等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社会事务办牵头组织民族和宗教团体、院校、活动场所和大型宗教活动期间、各类社会福利机构、殡葬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等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文化市场、公共体育设施、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有关重要体育赛事和活动;镇派出所组织道路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民用爆炸物品购买、运输、爆破作业、烟花爆竹运输、燃放,剧毒化学品购买、运输,剧毒化学品、放射源存放场所治安防范和相关大型群众性活动、人员密集场所等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国土所牵头组织地质灾害等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牵头组织房屋建筑和乡镇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既有建构筑物的外立面、房屋使用和维护,人民防空工程(包括在建工程)等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生态环境办公室牵头组织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处理处置过程中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城监中队牵头组织渣土(建筑垃圾)受纳场、城镇燃气、城市垃圾焚烧厂、垃圾填埋场等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分管交通领导牵头组织公路、水路运输行业,公路、水路、地方铁路建设工程,物流行业(重点突出城市公共交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行业和区内危险化学品储存、装卸)、辖区内水上交通(重点突出水上客运领域、船舶碰撞桥梁环节、水上危险货物运输领域)等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镇农办牵头组织水利行业(重点突出城市中心或周边的水库、枢纽、农村水电站的附属水库、堤防等水利工程)、污水处理厂、农业机械、农药、渔业船舶、渔港水域等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林业站牵头组织林业行业和森林防火等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计生办牵头组织医疗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等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镇安监站牵头组织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烟花爆竹经营,金属冶炼、机械、轻工等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分管旅游领导牵头组织旅游景区、景点和旅行社等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镇邮政局牵头组织邮政行业风险点、危险源隐患排查整治;供电所牵头组织电力行业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

  四、工作措施

(一)结合本镇的职责制定城市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和相关指导性配套文件,做到“四个明确”:一是明确普查范围。充分研究分析本行业领域行业特点、事故规律,找准、找全业务工作对应的安全风险领域、风险环节,明确纳入普查、辨识工作范围和工作要求。二是明确分级标准。结合本行业领域监管实际和工作需求,结合可能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和可能性,原则上将风险点、危险源的安全风险分为“红、橙、黄、蓝”(红色为安全风险最高级)4个等级。三是明确管控措施。立足于防范较大以上事故,以重大风险优先、循序渐进、动态管理为基本原则,明确风险点、危险源的分级管控要求。四是明确工作要求。明确本行业领域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的组织、职责、程序、步骤、监督、考核以及建档等要求,对基层组织开展工作形成有力指导。

  (二)全面开展城市风险点、危险源普查和评估。依据有关标准、规范,发动各方力量,全面深入开展城市风险点、危险源的调查、辩识、建档,查清各类城市风险点、危险源的底数;组织技术力量对城市风险点、危险源进行科学评估,分析风险引发事故的概率和后果,确定其风险等级。

  (三)建立城市风险点、危险源数据库和电子图。建立统一的城市风险点、危险源数据库,绘制城市风险点、危险源分布电子图,分门别类明确每一处风险点、危险源具体分布、管理和监管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管控状态,并建立工作管理机制,确保及时根据实际情况更新数据库和电子图。

  (四)实行城市风险点、危险源风险分级分类管控。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按照“分区域、分级别、网格化”的原则,实施安全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结合实际对各风险点、危险源提出科学有效、具体详实的管控措施,实现分级动态管理。督促风险点、危险源管理单位积极采取制度、标准、技术、管理等风险管控措施,切实降低安全风险。督促管理单位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岗位责任,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岗位安全风险确认和安全操作“明白卡”等制度,切实规范安全风险管控。

  (五)强化重大风险点、危险源风险管控措施。要突出加大对重大风险点、危险源的监管力度,定期对红色、橙色风险进行分析,及时发布公告、警示、预警信息,有效降低事故风险。强化重大风险点、危险源的隐患、问题闭环管理机制,对产生高风险的重大隐患,要采取一切可行措施及时消除。对高风险且无法有效管控降低风险的风险点、危险源,要依法落实关闭、取缔等措施;对无法关闭、取缔的重大风险点、危险源,要结合实际划定禁区,尽可能把风险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

  (六)建立城市风险点、危险源长效治理机制。完善城乡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安全准入标准,建立完善重大规划、重大项目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从源头上减少重大风险点、危险源的产生。通过专项行动全面排查城市运行安全管理法规标准缺陷,加强相关法规和标准研究制定。强化城市风险点、危险源安防技术保障,加大安全科技支撑力度,精准、高效建设生命防护工程。运用法治手段从严治理城市风险点、危险源,严厉打击惩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针对重大风险点、危险源编制应急预案,落实应急必备的物资、装备、器材,定期组织演练。

  五、实施步骤

  专项行动从2016年9月开始至12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9月中旬)。制订方案,分解实施任务,落实责任,动员部署,宣传发动。

  (二)集中排查、管控和整治(9月下旬—11月底)。镇各企业、单位全面开展风险点、危险源自查;镇组织有关部门、单位组织对本地区、本行业领域风险点、危险源进行深入排查、辨识、评估和定级,建立风险点、危险源数据库和电子图,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对已形成的隐患及时落实整治。

(三)巩固深化(12月)。对重大风险管控情况逐一复查,巩固专项行动成果,迎接上级对排查整治工作进行重点督查。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政府由各分管领导结合各自分管工作和领域,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检查、督促分管行业、领域组织开展好排查整治行动。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抓,明确分工、周密部署、层层落实,确保专项行动有序高效开展。

  (二)注重统筹协调。要科学合理安排,全面有序推进专项行动。抓紧制定工作规范,明确辨识、分级标准及电子图、数据库建设标准和要求,确保各阶段工作顺利衔接。要保障开展专项行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财政投入,在专项行动中建设一批生命防护工程,提高安全风险管控能力。

  (三)全面排查整治。要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原则,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层层发动基层力量,彻底排查城市中各类风险特别是重大风险,确保不留死角、盲区。要严格落实风险点、危险源的风险管控措施,把握规律、突出重点、综合施策、精准发力,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整治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降低城市安全风险。对存在重大隐患的风险点、危险源,该整改的整改、该关停的关停、该取缔的取缔,绝不姑息,绝不手软,全力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四)加强宣传引导。加大宣传、事故警示教育和网络舆情引导力度,全面提高广大企业、社会各界对城市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重要性的认识,营造全社会关注参与排查整治的良好氛围。要完善投诉举报平台系统,加强“12350”等各类安全生产相关举报电话的宣传和管理,实现各行业举报投诉系统在全镇上下互联互通。对不及时受理群众举报、不依法查处事故隐患的行为,要坚决问责。同时,要完善隐患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通过电话举报事故隐患,切实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专项行动期间,镇有关职能部门、单位要在每月结束后8日内向镇安委办报送上月《城市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排查情况表》和月工作进展情况,并于12月15日前将本次专项行动工作总结报送镇安委办。联系人:黄俊飞,联系电话:5630288。

您已选择离开清新区政府门户网站,接下来跳转至的页面与本站无关。 4秒钟之后将自动跳转到新页面,请您稍候…… ×

网站导航

底部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主办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清远市清新区综合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管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运维电话:(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电子邮件:

粤公网安备 441803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4418030003

[粤ICP备05057909号]